中教数据库 > 深圳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 > 文章详情

古代乡村善政:南宋儒者治乡的三重维度

更新时间:2023-05-28

【摘要】南宋儒者将乡村成员分为三个阶层,作为乡村领导与精英的"官员—士绅"阶层;对基层社会起到严重破坏作用的"吏胥—豪民"阶层;需要予以保护和教养的"富民—平民"阶层,而后针对三者特点采取不同策略展开下行之乡治。依重和联合第一个阶层:依靠官员,揭示其自身与为政之弊端、形成原因并提出对策,积极改造之;团结士绅,共同推进乡间公共事务的发展。规范和惩治第二个阶层:规范吏胥,揭示其对下欺压百姓、对上欺蒙官员之弊端及成因并提出对策,予以限制利用;惩治豪民,揭示其对下祸害乡里、对上欺凌官吏,并与吏胥相勾结之危害,严惩不贷。保护与教养第三个阶层:保护富民,客观看待其作用,妥善维护其利益;教养平民,在民生方面保田地、均赋税、宽役法、备灾荒、严治安,在教化方面则制家礼以收拢宗族,兴书院以教化乡党。

【关键词】

1025 2页 免费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

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

0/500
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教立场
相关文献

推荐期刊
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2021021570号-13

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