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乡村儒学是民间儒学的特殊形态。在先秦时代孔子、孟子、荀子那里,儒学没有官方与民间、精英与大众、城市与乡村之分别,却包涵着向多向度分别发展的可能性。作为理论形态的乡村儒学可以追溯到孟子。两汉以下,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朝代,政府推崇的官方儒学和经生文士之业的精英儒学占主导地位,然而民间儒学尤其是乡村儒学通过私塾、家学、私人书院等不断发展、深化。北宋时期乡村儒学实现由理论图景到生产生活实践的转化。真正的儒学民间化运动始于明代。泰州学派的崛起,标志着民间儒学、乡村儒学、乡村教化走向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,完成体系化建构。泰州学派因此成为乡村儒学的真正源头。20世纪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建运动,作为解决中国强盛问题的一种方案,是泰州学派的新发展。21世纪初期在山东各地出现的"乡村儒学"既是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实验,也是一种示范。作为一种实验,它是对儒学在当代社会能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一种实验。作为一种示范,乡村儒学在山东可做,在全国也可做;在乡村可做,在都市更能做。
【关键词】
《建筑知识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29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26
《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》 2015-07-06
《中外医疗》 2015-07-03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